蕭君儀的父母與伯父姑媽都不在首都,蕭老就老兩口住大院,他住的地方很寬,蕭君儀結婚,家宴也在大院辦,婚后也會跟爺奶住一段時間才會搬去他們自己的小家過兩人世界。
蕭老家的三合院上房三間。左右?guī)Ф?,東西廂房各三間,東北角有衛(wèi)生間,東廂后頭還有一排三間的裙房,也是以前人家做為放雜物或放柴草的柴房。
西耳房是做書房用,以前東耳房做廚房,后來重建時將東廂修成平房,平房三間最北的一間做廚房,中間一間做餐廳,另一間做客房。
其他孫輩不在自己身邊,小孫子結婚,蕭老將上房西側間給孫子做新房。
三合院都是蕭家人自己動手布置,按北方的傳統(tǒng)方式張燈結彩,窗戶上貼著剪紙。
蕭老的兒女們回來住了西廂,蕭老的兄弟或堂兄弟等人,與蕭老夫人娘家或兒女親家們住酒店,部分被安排去接親的青年輩于前一天到了大院,其他人半夜三更起床再去蕭老住的大院。
蕭少帶著迎親隊伍接到媳婦趕緊回大院,因出發(fā)早,僅只在路上堵了一小會兒,趕在六點半前回到大院。
新娘子還沒進大院時,在蕭老家等著的眾人收拾好了中堂,在地面輔好了地毯和團蒲,蕭老夫妻與小兒夫妻于堂前就坐。
蕭晁兩家都是高干家,嫁娶喜事也遵守規(guī)定,沒放鞭炮,僅只在新媳婦到了三合院門前時放了一箱煙花。
到了院外,蕭少將媳婦背下車,踏進了院門再將媳婦放下地,兩人一起跨過火盆,踩了瓦,被簇擁著到了上房。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