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政府兵守衛(wèi)的地方是一條路的必須地,小村處于高原山之間的平原,要繞路就得繞過高原的山嶺,很遠很遠。
身為一個不是在山里跑就是在想著往山里鉆的中醫(yī)傳人,樂小同學是不怕山高路遠坑深的,戴上口罩,輕裝上車,從平原的山嶺一側登山,翻山越嶺的爬山,順便采挖點植物,遇到極度缺水的植物給它們澆點水。
當然啦,澆的是從水缺里換出來的水,空間井水因為超量使用,回復速度很慢,要節(jié)省水源,從水缸里換出來的水雖然營養(yǎng)成份所剩無幾,對于埃塞的北方久旱少雨的土地來說同樣是滴雨貴如油。
實際上,樂小同學沒爬多遠,暮色便降臨,她到完看不見地面的時分才回空間,先整理自己在城市新購回來的物品再去打理藥植,給幾個花圃澆水,那幾個新現(xiàn)面的花圃也不知多少年沒有見到水,一連澆了幾天的井水,泥土仍然干巴巴的。
忙完活計,坐下來處理仙人掌的刺,仙人掌有從索科特拉島上采集到的,也有從埃塞國采集到的一些,埃塞國各地都有仙掌,品種極多,埃塞本國人只是拿它當免費水果樹,摘果子換點錢,或者自己吃一點,沒有合理的充分利用它們。
仙人掌多式多樣,有團扇形的,球形或棒形的仙人球、仙人棒之類的皆是仙人掌科所屬種,仙人掌功用多多,非洲本土人不重視,樂韻可沒有浪費資源,大量的收集,不僅將各個品種挖種苗種在花盆子里,還采集到大量的野生仙人掌的巴掌和果子,有空就挑刺,把仙人掌面上的刺挑出來放一只大盆里,刺也是藥材,肉掌則放竹篩子里或堆地面。
忙活一個晚上,第二天天剛破曉又出空間翻山越嶺,耗費一天的功夫,翻過一系列的大山,超過了有埃塞衛(wèi)兵駐扎的村子很遠,再次休息。
第三天,樂韻決定奔凹地的活火山,騎行路上遠遠的聽到后面有車隊行駛時產(chǎn)生的震顛感,找地方回避,過了七八分鐘才見一隊旅行車駛過,共十一輛越野車,駝著大包小包的水啊、油啊,吃的啊,排成長隊前往凹地。
這下,她瞬間樂呵了,騎著自己的摩托車遠遠的跟在后頭,省得自己找路,保持大概二公里的距離,她知道車隊,車隊不知道她。
在半上午時分,公路到達盡頭,余下的就是從黃沙高原到火山熔巖地貌的過渡段,所謂的路是旅游車的司機們和駝隊踩出來的路,往往大風卷過,一片漫漫沙塵暴,遮天蔽日,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