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條小街上的建筑都是原始居民風情,很多人家從事珠寶行業(yè),門口擺著攤位。
阿夏陪同小女孩穿過小街,走到一家賣毛料的居民家停,小街上也有居民賣毛料,都是屋里擺放一些石頭,打開門,就那么擺著賣。
一個圓臉的女人扎著籠基,坐在店里守著,沒什么人來,她在看手機,看到阿夏,用緬甸語打招呼。
阿夏笑著回了一句,問:“阿江呢?我?guī)豢腿藖砜簇?。?br>
“在后面陪客人看貨?!迸诵χ匾痪?,也沒去給阿夏帶路。
阿夏說了句“我去后面找”,回頭招呼小女孩再次走,又穿過兩座民居,從一條小巷子進去,越過幾座屋,再轉(zhuǎn)彎,后面是條寬道,能通車。
沿著寬道走了一陣,從一片高大的門墻根下走,到有門的地方,阿夏推開虛掩的鐵欄門,請小女孩子進園。
進門后就是阿江居住的房舍的后院,擺放著翡翠原石料子,像花崗石場的石頭似的,部是露天擺放。
阿夏的朋友阿江是做毛料生意的商人,明料暗料都有,暗料占多數(shù),大大小小的原石排擺成一列一列的。
阿江和阿夏年齡差不多,四十來歲,扎著籠基裙,陪同幾個人在挑毛料,當聽到鐵門響,望了一眼,看到阿夏帶人過來打了聲招呼。
阿夏用緬甸語和阿江說話,說幫帶個人來賭石,阿江讓他帶招呼著,他陪客人看貨。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