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一個個像幽靈一樣,通過兩個狹縫打到后面的屏幕上,最后形成一個波浪似的圖案。
那個干涉圖案就是肉眼可見的真實的電流。
如果是導體就圈成個環(huán),就是電子在圓形導體內(nèi)部流動的樣子。
不過薪火營地作為目前最頂級的國家實驗室,對于高量級雷劫的觀測還是多少能有些其他辦法的。
例如適應性改良的離子信道。
這次負責充作信道的并不是鈹離子,而是鍶離子,也就是Sr2+。
鍶離子是一種劇毒離子,但在實驗室里所謂的毒性影響不大,而它具備的沉降特性則可以令雷劫完整的呈現(xiàn)在它們的上方。
此時此刻。
在這套設備的不遠處,王薔正在對林立做著匯報:
“老師,我們對雷劫的初步分析已經(jīng)有結(jié)果了。
在標準大氣壓,溫度20℃,絕對濕度11gm^3的情況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