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的太陽來說。
氫的減少會讓聚變速率降低,占了上風的坍縮力會進一步增大內(nèi)部的壓強和溫度。
恒星內(nèi)核周圍一圈的氦達到了臨界點,于是開始聚變成更重的碳。
隨著越來越多的氦參與聚變,太陽的外層會慢慢擴張并降溫,變的不再那么明亮。
這個階段的太陽被叫做紅巨星。
等到了這個階段,太陽公公就會展露出他危險性的一面了:
他的擴張表面會吞沒水星、金星,至于會不會吞噬地球目前還不確定。
但真到了那一步,吞不吞地球其實也沒差了——那時候地球的地表溫度不會低于3000度,你讓粵省老哥來也活不下去的。
等到了這一階段。
恒星內(nèi)部的氦會在短短幾百萬年內(nèi)全部被轉(zhuǎn)化成重元素,而恒星的中心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鐵核。
沒錯,這個鐵核就是明眸和曾谷成提及的鐵核。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