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分鐘,他重新走回暗格邊,說道:
“經(jīng)上級領導授權,通訊班,先放個微感機器人下去看看情況,然后搭設臨時基站,把畫面?zhèn)鬏敾刂笓]部?!?br>
微感機器人,這應該是鮮為人同學們接觸比較少的一個概念。
實際上,本土方面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就開始了對微感機器人的研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子蜜蜂。
不過這項技術一直以來都處于一個卡殼的狀態(tài),畢竟續(xù)航是個大問題——這玩意有些像霓虹那臺1比1的元祖高達,看上去nb的要死,實際上也就是個大型手辦,走起路來比老奶奶還抖。
在相關領域方面,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名的也就Robo-Bee和Tribot尺蠖機器人了。
兔子們同樣也沒突破這個瓶頸,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利用鐵氰化鉀陰極的雙室電池操控微感機器人在短距離飛一段還是不難的。
這項技術在本土的民用極限距離是118米,18年3月份由華東科技大學物理研究實驗室創(chuàng)造。
軍用的技術肯定更遠一些,但由于隸屬敏感數(shù)據(jù),因此默認按民用機來看就好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微感機器人開始啟動、飛入、下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